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步骤
步骤:
①连接装置
②检查装置气密性
③再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
④倒入过氧化氢溶液
⑤收集氧气 注意事项: ①、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,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,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; ②、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、气密性检查:用止水夹关闭,打开分液漏斗活塞,向漏斗中加入水,水面不持续下降,就说明气密性良好。 ④、装药品时,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、该装置的优点: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,可以随时添加液体。
过氧化氢实验室制氧气装置
1、反应原理
过氧化氢(H₂O₂)在催化剂(如二氧化锰)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,化学方程式为:2H₂O₂ → 2H₂O + O₂↑,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,反应后可以回收重复使用,且不需要加热,操作简单安全。
2、实验装置组成
主要仪器包括:
锥形瓶(盛装过氧化氢溶液)
分液漏斗(控制液体滴加速度,调节反应速率)
双孔橡胶塞(固定漏斗和导气管)
导管和集气瓶(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)。
3、操作步骤
① 检查装置气密性:关闭分液漏斗活塞,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,用手捂热锥形瓶,若导管口有气泡则气密性良好。
② 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,分液漏斗装入过氧化氢溶液。
③ 缓慢滴加过氧化氢,观察气泡产生后开始收集氧气(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)。
4、注意事项
- 过氧化氢浓度不宜过高(通常用3%-6%),避免反应剧烈导致液体喷出。
- 分液漏斗下端需浸入液面以下,防止氧气逸出。
实验结束后先撤导管再停止滴液,防止倒吸。
5、优点与改进
该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启停,适合课堂演示,若需持续大量制氧,可改用长颈漏斗替代分液漏斗,但需注意液封问题。
相关问题解答
根据你的需求,我结合实验室制氧气的常见问题,整理了一份口语化的问答清单,就像平时聊天解答一样自然~
1.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,具体需要哪些器材?
答:我列个清单给你哈!
锥形瓶(装双氧水溶液)
分液漏斗(控制双氧水缓慢加入,避免反应太猛)
催化剂(二氧化锰,用勺子加一点点就行)
集气瓶+水槽(用排水法收集氧气)
导管+橡胶塞(连接装置,注意气密性检查!)
*小贴士:没有分液漏斗的话,也可以用注射器代替控制滴速。
2. 双氧水的浓度用多少比较合适?家用3%的能行吗?
答:实验室一般用6%-10% 的医用双氧水,反应速度适中,安全好控制,家用3%的其实也能反应,但速度太慢,收集氧气等到天荒地老……(除非你加大二氧化锰用量,但新手不建议折腾)。
3. 为啥要用二氧化锰?直接加热双氧水不行吗?
答:二氧化锰是催化剂,能让双氧水快速分解(噗噗冒气泡),但自己不会被消耗,超省钱!加热虽然也能加速反应,但高温可能让水蒸气混进氧气里,而且操作危险(双氧水受热易喷溅),别偷懒啦!
4. 收集氧气时,怎么知道瓶子满了?
答:看气泡啊兄弟!集气瓶倒扣在水槽里,等导管口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 时,说明空气排完了,现在全是氧气!或者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,如果复燃就是氧气满了(注意别塞太深,小心烧到手)。
需要补充其他细节的话随时喊我~ 😉
本文来自作者[惜芹]投稿,不代表高峰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efcnet.com/zlan/202504-66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高峰号的签约作者“惜芹”
本文概览: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步骤步骤: ①连接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再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 ④倒入过氧化氢溶液 ⑤收集氧气 注意事项: ①、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,但其下...
文章不错《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步骤 过氧化氢实验室制氧气装置》内容很有帮助